热点排行榜

世界之最分类

盘点2018十大科技丑闻

十大排名  时间: 2019-10-27 09:07:35  作者: 匿名 

这一年里,风起云涌的科技界很忙,有些人尝到了甜头,有些人却吃到了苦头;有些事件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404”教授梁莹120篇论文凭空蒸发,韩春雨论文调查结果被吐槽,酸碱体质论与心脏干细胞的创始人双双走下神坛,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水处理报告错误竟超千处,还有引发了全球讨论的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盘点2018年十大科技丑闻,是为了更加清醒地看到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更重要的是,引以为戒。全社会都要对学术不端,造假犯法等行为零容忍!

1.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

新闻事件:

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通告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长生)生产的狂犬病疫苗被发现存在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等造假行为。

几天后,吉林省食药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公示,长春长生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按劣药论处,处罚没款300余万。而彼时,距离这一批逾25万支销往山东省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被调查已近9个月。

警钟长鸣:

此次疫苗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劣迹斑斑”的长春长生事发前为何能一直稳坐泰山?为何频频有疫苗生产企业被曝光,这其中是否存在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面对丧失道德底线的知法犯法行为,监管部门罚款之低、反应之慢令舆情持续发酵乃至引发民愤。人民生命不是儿戏,祖国的花朵,容不得我们一次次试错。有些事亡羊补牢,为时晚已。

2.国产红芯浏览器换肤门

新闻事件:

8月15日,红芯宣布已顺利完成2.5亿元C轮系列融资。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有网友发现,号称“国产可控、自主创新”的红芯浏览器,操作界面和谷歌的chrome高度相似,而且解压红芯浏览器的exe文件之后出现了chrome的安装包,被质疑是chrome套了个壳。又称“红芯浏览器换肤门”。

红芯辩称,并非抄袭,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8月17日,处在风口浪尖上的红芯公司认错并道歉。此事件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警钟长鸣:

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内核是开源的,但是,把开源代码稍加包装之后宣传成“自主创新”,那就是红芯的不对了。而且,红芯采用谷歌Chrome内核,却未与谷歌签订修改协议。也许是为了宣传效果,“国产”“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等词汇频频见诸报端,似乎这代表着“一招致胜”。尖端技术和产品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呕心沥血潜心钻研,现在晚了,啪啪打脸。

3.韩春雨论文“非主观造假”

新闻事件:

持续两年多的韩春雨论文事件在今年8月的最后一天曝出最新情况。河北科技大学官网发布该校副教授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称,认真核查了该论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实验资料,并委托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重复验证实验,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此外,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

事件缘起于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韩春雨团队发明的一项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甫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韩春雨本人迅速成为一颗耀眼的科研新星。然而好景不长,国内外科学机构都曾试图重复该实验结果但都以失败告终,科学家们要求韩春雨公布实验数据,要么就承认造假。2017年8月3日,韩春雨团队撤回该论文。

警钟长鸣:

正常的学术审查程序通常都是从原始数据入手。动机,本不应该属于学术调查工作范畴。媒体此前将2014年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与韩春雨事件相提并论。戏剧性的是,对小保方晴子的学术调查,仅三个月就有了结论,河北科技大学从撤稿后启动的调查长达一年之久,且缺少“有没有造假事实,有没有销毁实验记录和材料”等关键信息。遗憾的是,韩春雨自始至终拒绝出示原始数据来自证清白。

4.《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论文

新闻事件:

9月14日,一篇名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论文刷爆了网络。这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药针灸科医师发表的论文称,“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量子纠缠现象”,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还举出了15个临床案例,针刺15位患者亲属,14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同处一室,1例患者与其直系亲属(被针刺者)分别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和北京市。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痛将会在自身相应腧穴出现压痛点,在直系亲属(被针刺者)的同一腧穴也会出现压痛点,且统计显示呈现正相关,经过针刺治疗后,所有的痛证均有减轻,其中4例患者疼痛即刻消失。由此得出的突破性成果则意味着,如果孩子生病,针扎妈妈就能治好!

警钟长鸣:

一篇能令所有“搞笑诺贝尔奖”得主黯然失色的文章,惹来了全民嘲笑。和区块链、人工智能并列为科技界的流量担当的“量子”,再一次被无责任地滥用。量子纠缠本身是物理学研究,相关研究必须建立在量子观测之上。仅仅用量子纠缠作为理论前提或实验原理,就只能说是穿凿附会,是与科学研究无关的以讹传讹。

5.心脏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

新闻事件:

10月14日,据美国著名生命科学网站STAT、RetractionWatch(《撤稿观察》)网站报道,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建议,从多个医学期刊上撤回来自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耶罗·安维萨博士的论文。撤回数量达31篇,这些论文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

现年78岁的安维萨他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c-kit)而出名,这些c-kit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一度被认为开创了心脏干细胞疗法。然而,国际上很多实验室试图重复这一结果却没能成功.直到2014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心血管生物学家杰弗里·摩尔肯丁课题组首次用遗传实验证明,小鼠心脏中的c-kit细胞几乎从未产生新的心肌细胞。

警钟长鸣:

由于安维萨的“学术权威”,不但在审核上大行绿灯,更是对质疑其的普通学者进行打压,揭示了学术圈求证的科学精神的缺失,无论国内外,不盲目迷信权威、不追求个人利益、求真求证的科学精神都还需进一步加强。

6.福岛核电站污水处理报告错误超千处

新闻事件:

10月1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专家研讨会,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处理的报告。18日东京电力公司又透露,该报告中约有3万处关于核污水处理前后放射性元素浓度的数据,其中1200余处存在错误。例如在引用原始数据时写错以及把两种不同放射性元素浓度混淆记录等。对此,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19日在东京向媒体表示“十分遗憾”。东京电力公司在解释出错原因时称,短时间内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后期确认工作没有做好。同时要真诚反省,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警钟长鸣:

日本东电公司将铯134的值误用为铯137,不知其是粗心导致还是有其他深层目的。放射性核素铯和锶的半衰期长达约30年、且易被人体吸收,这些核素在海洋水体中的长期存在,必然改变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对人类的生存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7.“404”教授梁莹120篇论文蒸发

新闻事件: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指出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梁莹120多篇论文凭空消失。南大官网上个人成果页面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

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都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期刊官网上的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令人震惊的是,她删除了自己的硕博士毕业论文,还有至少15篇论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警钟长鸣:

尽管学院内部、学界以及学生们对其学术水平甚至师德都评价不高,但仰仗数量繁多的论文,她顺利进入南大从教,学术道路一马平川。实际上,梁莹并不是个案,“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除了学者自律,各教学科研机构还应进一步完善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全社会形成合力,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才能筛掉那些滥竽充数的“伪教授”。

8.因“降速门”苹果三星被开天价罚单

新闻事件:

10月24日,意大利反垄断机构宣布,他们调查发现苹果和三星“有计划地淘汰”自家生产的智能手机,借此刺激客户购买新手机,为此对两家公司分别开出1000万欧元和500万欧元的罚单。

去年12月28日,苹果就其备受争议的降低老款iPhone手机速度以保护电池稳定性的决定致歉,表示不会故意缩短任何产品的寿命;同时提出解决方案,将保修期外的iPhone电池价格从79美元降至29美元。尽管如此,消费者仍不买账,不到一个月,全球消费者对苹果“降速门”的诉讼就达到26起。

警钟长鸣:

不少手机厂商为了加快手机淘汰速度,通过种种方式让消费者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手机就该年年换。对企业来说这能提升销量,但对用户来说这是负担。消费者有换手机的自由,同时也有不换手机的自由,请尊重这种自由。

9.“酸碱论”骗局被戳穿

新闻事件:

11月2日,美国“酸碱理论”提出者罗伯特·欧·杨(RobertO.Young)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随后,“中国酸碱体质之父”梁双林却站出来为“酸碱理论”鸣不平,并提出通过酸碱平衡达到健康,不是伪科学,是有理论依据的。但几天后,梁双林公司官网挂出声明,称“理论对与错可供大家讨论与商榷”,其产品——能调节细胞酸碱平衡的“几丁聚糖(第六要素)”纷纷从药店下架。

警钟长鸣:

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不仅在于科学基于实证和理性,还在于科学承认自己的理论有局限性,只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科学是易错而又耐用的。但伪科学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永恒的真理,一旦被揭露是造假、是骗局,都是极力否认的。“酸碱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伪科学案例,但可笑的是,仍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愿意奉上膝盖,科普传播重在日积月累,科学精神的传扬更需要民众自己的觉醒。

10.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新闻事件: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婴儿已于11月健康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该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一经公布,引起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特别引发了法律和伦理方面的争议。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三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已要求有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研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Nature)在上周公布了10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贺建奎也名列其中。《自然》杂志为每一位入选者都准备了一篇特写文章介绍其入选理由,贺建奎的特写标题为《CRISPRrogue》(CRISPR流氓)。

警钟长鸣:

科学二重性决定了科技成果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摧毁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秩序,而科学伦理的提出,就是让科研与社会实现和谐。罔顾伦理的科学实验,影响的不仅仅是科学家个人名誉,失去的将是整个社会对科学的信任。

贺建奎打开基因编辑伦理的“潘多拉魔盒”的行为,将使双胞胎女婴的一生都将被未知的健康风险笼罩,同时,未来此领域如果诞生真正有益的技术,公众接受并推广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相关Tags:十大第一十大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