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产出效率排名 深圳为何排第一?
近年来,造城运动轰轰烈烈,各地不仅大挖大建,更是大开大扩。几年之间,中国城市的建成面积几乎翻番。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发展遇到瓶颈,如何突围成为一大难题。有些地方,不是想到提高发展质量,而是希望通过城市扩围,摊大饼以求总量提升。很多城市撤县设区,扩大城市面积,有的城市甚至实行了兼并,如合肥与巢湖合并,一跃成为中部特大城市。
大块头,不一定有大未来。
依靠牺牲资源和生态、牺牲福利与公平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在消耗尽量少的资源下实现相对快的增长,如何在圈占尽量小的土地上创造尽量大的财富,考验着地方的发展智慧。为此,标准排名推出‘中国核心城市产出效率排行榜’,意在敦促地方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建立衡量地方发展的新标准。
深圳排名第一,意料之中。
虽然当下争议巨大,但是,深圳无疑是中国最富有效率的城市,没有之一。总体而言,深圳借青年人比重全国最高的优势,创新能力仍居国内第一,其高新产业布局早,成绩突出,产业升级在国内相对成功,由此,仍然保持了相对高效。
上海与广州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实至名归。
厦门位居第四。这座城市虽然一度为走私所误,遭受重创,但市场经济的根底仍然很强,未来值得期待。
佛山位居第五,值得深思。
就城市地位而言,佛山既非直辖市,也非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在按照政治地位排队分派公共资源的城市体系中,佛山其实处于劣势,没有什么国家政策倾斜,佛山竟然能够实现高效发展,足见其内生发展能力十分惊人。
就产业选择而言,佛山不是国家性中心城市,也非省会,所以以制造业而非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在全国性的地产狂潮中,佛山地产一定稳定,起到拔山扛鼎作用的产业,是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中国需要佛山模式。对于全国数百个一般性城市而言,最值得仿效的,就是佛山。
苏州和南京分别位居第六和第七位。这两个江苏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效率最高的城市。宁波和杭州,分别位居第十四和十八位。几乎所有的长三角经济重镇,都位居前列。
北京和天津分居第八和第九位,令人失望。尤其是北京,大部央企驻扎北京,最多的211高校驻扎北京,最好的医疗资源驻扎北京,万千宠爱一身,改革动力缺失。北京需要加大市场化改革,提升竞争力,不能躺在首都城市的交椅上,心安理得地享受政治红利。
在前十名中,武汉市是唯一的非东部城市,难能可贵。武汉的效率排名,与其GDP在全国的排名基本接近,但比期望值略低,主要是发展阶段所致。改革早期,国家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发展东部。武汉于最近七八年开始发力,尤其是进入高铁时代后,武汉重新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地理中心,老老实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其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发展战略,收到了实效。未来武汉潜力巨大,如果路径选择正确,二十年内,有望成为国内前三大城市。
郑州、成都、长沙、合肥、南昌、太原、贵阳、石家庄等地,基本为中国中部、中南部、中北部的省会城市,处于产出效率排行榜的中游水平,基本合理。若减掉东部城市,这些城市还可居于中上水平,说明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到了收获的季节。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则从市场的角度成就了广大的中部。
本排名计算方法是:1、城市GDP总量除以城市总面积,即城市单位面积产出效率;2、本排名选取样本城市为中国核心城市,主要是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佛山(广东副中心城市)、宜昌(湖北副中心城市)、洛阳(河南副中心城市)和苏州(江苏副中心城市)。3、本排名所采用的各城市2015年度GDP数据,均来自各地2015年度公报,城市面积主要来自各地地方志以及其他公开资料。
中国核心城市产出效率排行榜